这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传奇 8年,近1亿人脱贫,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。
2020年3月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仍黑云压城,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却在这时召开。善为国者,遇民如父母之爱子,兄之爱弟,闻其饥寒为之哀,见其劳苦为之悲。
看看这堪称奇迹的创举吧。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讲,中国要飞得高、跑得快,就要汇集和激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。他参加审议时遇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代表,还不忘问起十八洞村大龄男青年脱单的情况: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?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电视新闻里,看到过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。一个是致富梦,摆脱贫困。村里的洛古有格告诉总书记,他的两个梦都实现了,一个是大学梦,改变命运。
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,他对教育数据信手拈来,全国有6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。在辞别2020年、开启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,习近平总书记由衷地表达敬意: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,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。近1亿贫困人口,摘下了贫困的帽子,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
党的十八大闭幕,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: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老船民见到这一幕很感动,聊天时倒苦水:上岸后只有一个房子,那有什么用?我们吃什么?把船民上岸作为整套问题去解决,要定居,更要乐业。在总书记眼里,脱贫连着一步更大的棋,那就是乡村振兴。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脱贫路,这是发展大战略上的洞察入微。
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,始终关注着人。听到相关部委同志讲危房改造,习近平总书记叮嘱道,有两个倾向要注意,一个倾向是一步登天式的,擅自拔高标准。
为了谁,依靠谁?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?这份答卷里,有亿万人民汇聚起的磅礴之力,有中国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。什么是共产党?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,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。情怀:我是人民的勤务员2015年10月16日,北京。彭艺是贵州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土生土长的苗家子弟。
至今,下党乡的人们还常念叨,习书记端起村里满是茶垢的杯子、和乡亲们唠家常的模样。习近平总书记看了以后说,生态就是资源,生态就是生产力。只有连钉七八下,这颗钉子才能牢固。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。
在调研西吉移民吊庄搬迁的玉泉营一带时,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,还定了选址和村名。摆脱贫困,历史洪流巨响,蕴藏着百年大党的为民本色。
2006年,习近平同志写下《抓落实如敲钉子》。我当时和乡亲们说,你们再努力想想呢,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。
认准的事情,便有足够的耐心,克期必胜。党的十八大后从北京到阜平骆驼湾村,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他说值了,因为看到了真贫。1997年7月,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,他断言: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,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。脱贫迟到一点没有关系,还可加大力度,但没有必要强调早退。他在纪念馆内久久凝思:60多年过去了,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,中国人民站起来了,富起来了,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,应该说,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,我们说到就要做到。
一代代人热血传承,令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。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的黄文秀,绝壁上凿天路的毛相林,把信仰种进石头的周永开,深山里走出的感动中国的张桂梅动人的扶贫故事,因为有一个个负重前行的人
他相信,脱贫攻坚的深远影响,是激发出人民群众强大的内生动力,将是未来中国行稳致远的坚强根基。占世界近1/5人口的大国,彻底摆脱绝对贫困,是人类减贫史所未见。
另一个倾向是降低标准,争抢早脱贫。善为国者,遇民如父母之爱子,兄之爱弟,闻其饥寒为之哀,见其劳苦为之悲。
我们还要继续奋斗,勇往直前,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。十四五时期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。2015年春节前夕,他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回到陕北黄土地,那是他在青年时代离开梁家河近40年后。那是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,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。
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,总书记提起这段见闻:我昨天到黄花滩那户老乡家,家里都是精装修,电视还是弧形的,我都没有那种电视。波折之后习近平同志盯得更紧了,赶到霞浦县盐田乡。
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,总书记仔细听了六盘水市大湾镇海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波的故事。习近平同志读得懂锅里的穷,感受得到受穷的痛。
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。新铁路的筑就,又将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辟开一条新通道。
人间奇迹下是举全党全国之力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自信和从容。他和村民们辛苦劳作,打井、筑坝、淤地、修梯田、建沼气池,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,能过上一年四季吃上玉米面的好日子。那次,总书记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,他感触很深: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,而且大规模长时间开展这项工作,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,这就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。认准的事情,便有足够的耐心,克期必胜。
她发言时,总忍不住掉泪,她所在的村庄,像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一样,正在这个时代蓬勃生长。习近平总书记说,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
考察后,一番质朴讲话,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民族复兴路上要抓紧推进的大事: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、群策群力,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。2018年初,在山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,他赶到了大凉山腹地。
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党,人民军队曾是一支打赤脚的部队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时,正遇上她在扶贫车间忙活,她要带着村里人把传统服饰卖出大山,让乡亲们脱贫致富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5m7of.scrbblr.org/mtke2/2866.html
上一篇
中国期刊:你能否扔掉“洋拐杖”
有话要说...